搞定企业成本费用审计

CIA 未知

  加强企业成本费用的管理,控制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降本增效是企业面临激烈竞争的主要手段,也是各类型企业管理的永恒课题。成本费用审计是内部审计工作适应企业管理目标的直接体现,加强对企业成本费用的审计力度,提供操作性强、增值性高的审计建议是成本费用审计追求的目标。

  成本费用审计存在的问题

  忽略对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审计

  针对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是对企业的成本费用进行规划、控制、考核、分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合理健全的成本费用内部控制可以保障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在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持和促进成本费用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然而,目前企业在对成本费用进行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并未对成本费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运行进行深度挖掘,寻找相应的控制缺陷。在开展成本费用审计的实务中,大多都是引用企业全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内容,未能有针对性地对相关成本费用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单独审计,导致对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评价片面肤浅,不能找到重大内部控制缺陷而有目的地进行重点审计。

  审计过程中没有抓住审计重点

  成本费用审计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包含成本和费用两大类会计科目,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管理费用等,成本费用管理相关的部门有计划、销售、采购、仓储、会计等部门。由于成本费用审计的复杂性,在审计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能够抓住审计重点,有针对性地充分利用有限的审计资源,对影响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目标的重大项目进行审计,是目前成本费用内部审计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CIA
  审计时机的选择不够科学

  审计时机的选择是成本费用审计的关键,对企业实现成本控制目标,发挥审计的督促作用至关重要。目前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制订审计计划时,基本都是选择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事后审计,检查成本费用的计算、归集、分配是否正确。这种方式对已造成的管理漏洞和缺陷难以进行弥补,无法挽回损失。在经济事项发生前进行审计的情况少之又少,难以对成本控制的全过程进行持续的监控和跟踪。

  搞定成本费用审计的方法

  重视对成本费用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

  现代企业管理是建立在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之下的,一套设计科学、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公司治理的基石。大多数内部审计也都是从企业内部控制入手找到突破点和审计重点。成本费用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既包含公司层面整体运营的内部环境、风险管理、信息沟通等,又包括具体的成本费用业务层面的控制,如采购、合同、存货、材料管理等。审计过程中要重点检查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是否都纳入了内部控制管理的范畴、成本费用相关岗位的设置、岗位职责的建立、成本费用相关授权审批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成本费用控制目标的设定、预算是否有效、核算是否规范等关键控制点。

  做好审前调查,确定审计重点

  成本费用审计应该在充分进行审前调查的基础上,找到审计重点。审前调查应侧重以下方面:首先,应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确定内部控制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审计,依次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在实质性测试中,审计应重点审查材料收发存方面的明细账、出库单、领料单等原始凭证。其次,审计调查环节,审计应提前获取企业财务报表,确定成本费用占比重较大的科目,由于其所占的比重较大,对其进行成本控制的效果对企业影响较大,应进行重点审计。除此之外,还应关注被审计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找到具有行业特色的审计突破点。比如,以制造机械船只为主业的企业,成套设备较多,其折旧费用占成本费用的比例较大,对折旧费用的控制可以充分影响成本控制目标,应重点审计。最后,应准确定位可控性较大的成本项目进行重点审计,因为这部分成本费用项目的伸缩弹性较大,管好管坏都会对企业成本费用造成影响,也是审计的重点关注对象。企业的其他固定费用已基本没有降低空间,这些可控性较强的成本项目由于其降幅空间大应多加关注。

  建立成本费用审计全过程监督体系

  成本费用控制是企业日常管理的常规项目,应牢固树立企业所有员工的成本控制理念。内部审计应参与企业成本控制的全过程,实行持续监督,为动态的改进成本管理工作服务。内部审计工作要改变以往的事后审计方式,主动参与企业源头治理,发挥内部审计熟悉企业运营特点的优势,作好事前、事中的成本控制。比如,列席企业重大招标项目、重大成本控制标准制定的会议,参与采购合同等支出性合同的会签工作等。同时,要注重对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各个流程关键环节点进行抽样检查,及时发现管理漏洞,以减少或避免损失的发生。

       来源:天津城市职业学院

向作者提问

  • 最新评论

全部评论